2024年2月读书16本,四星或以上的7本

职场话题 0 22

2024年2月读书16本,四星或以上的7本。

潜伏职场生存法则_潜伏在办公室第二季:职场生存学_职场潜伏心理学在线阅读

你越擅长简化信息,就越可能得到支持。当你准备建议或提案的时候,首先要思考你沟通的目的,听众的需求,以及怎样用最好的方式展示提案。用结构化思维过一遍整个流程:以论点作为核心来构建整体方案。

一、步骤:

1.定义问题,提出核心观点和建议,并据此进行扩展。核心建议包括两个部分:

(1)我们该做什么?

(2)为什么我们要这么做?

2.构建框架,并创建故事:将结构视觉化,据此选择故事,更生动地表述观点。

3.讨论与打磨:主动跟不同的人展示想法,诚恳邀请对方给出真实的意见:

(1)这个想法会得到你的支持吗?

(2)实施会有哪些困难?

(3)应该如何推进?

弄清楚听众的诉求,重新审视框架,以无可争辩的事实和分析来支撑故事。

4.验证或推翻,最终整合分享:要通过数据,切忌只关注对自己观点有利的材料,避免确认偏差。选择一个适合的沟通对象和方式,呈现最终建议,倾听听众的即时反馈。

二、和常规问题解决思维的差异:

1.重视重复和迭代:进行多角度沟通,学会从沟通对象中注意自己忽略的问题,反复打磨观点来为整体做出有力的支撑。

2.简化无关信息:演练电梯测试,找到核心建议:有容易理解的假设;有一个和利益相关人有联系的触动点。

3.使用故事化思维:激发对方的兴趣,选择沟通对象喜欢的方式,传递核心想法,最终让所有人接受。

使用结构化思维,可以做出简洁有力的提案,获得更高的通过率。学则沟通对象喜欢的方式来表达想法,也更容易获得他人的认可。

职场潜伏心理学在线阅读_潜伏职场生存法则_潜伏在办公室第二季:职场生存学

一、什么是基于挑战的战略,以及什么事症结性难题?

战略是为了克服高风险挑战的政策和行动的混合体,它不是目标,也不是期望的最终状态,而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对于制定战略来说,首先要找到问题的症结,就是挑战中最重要并且可以解决的那部分问题。

最本质的战略方法分为三个部分:

1.判断哪个问题最重要

2.找出问题的核心

3.通过集中资源,采取协调连贯的行动,解决核心问题。

战略是面对挑战,而不是设定目标,因为目标经常流于形式;战略是通过设计方案解决关键问题,它不是管理或决策,因为管理或决策总可以达成一些结果,但如果这些结果不能解决问题也没有用。

二、如何找到症结性难题?

在确定症结性难题的时候,既要考虑它的重要性,又要考虑可解决性。通过评估筛选打分的过程,可以聚焦核心问题,帮助我们缩小选择范围,提供思路。

三、如何在发现症结性难题后,有效地克服它?

1.行动原则:前后一致,相互支持。

要采取协调连贯的行动,才有可能解决症结性难题。行动和政策不能自相矛盾,行动能协同起来,产生更大的效果。

2.优势塑造:把不同的技术、知识或想法紧密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产品。

耦合是一种创造优势的重要方法,解耦也能更好地适应变化。在不同情况下,整合或分解都可能带来回报,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并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

要成为一名战略家,就要在面对挑战和机遇时,接受其中所包含的一切复杂能量;明确难题的症结所在,并针对症结采取行动,才有可能克服最关键的难题;还要坚持不懈,才能在错综复杂的问题中抓出胜利的曙光。

职场潜伏心理学在线阅读_潜伏职场生存法则_潜伏在办公室第二季:职场生存学

一、对于个人来说,上大学或许很有用,但对国家来说,大学正在浪费资源。

1.大学教育非常贵:学费、生活费都非常高,而且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还要花四年宝贵的青春,在此期间不赚钱,也不为社会创造任何价值。

2.大学其实并不能让人学会很多东西:上了很多课,但无法学以致用,很多都忘了。很多学生的统计观念确实增强了,但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在真实世界使用统计观念。真正能掌握相关学科思维方式的凤毛麟角,基本逻辑推理水平没有进步。

3.大学真的很有用:但并不体现在知识上,而是体现在收入上,这个作用只是针对个人。

4.对个人来说每多受一年教育,收入会提高8-11%;但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国民的平均收入只会增加1-3%。

“无论你是否上大学,统计学知识都是有用的。丹尼尔·卡尼曼曾经指出,统计知识的匮乏是现实世界中许多愚蠢选择的症结所在。”

二、上大学的真正目的,在于发出一个信号——这个人有很强的学习竞争力。信号是一个很重要的经济学思想,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教育发出了三大信号:智力、责任心和服从力。当然,教育还能释放出许多其他信号。比如,通过一个人的教育背景可以看出他的家庭是否富裕,他是否具备国际化视野,甚至他是否有酷爱国外电影之类的兴趣。然而,对于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雇主来说,这些信号反倒是一种干扰。学业成功的道路是由智力、责任心和服从力这三者共同铺就的。你的学业成绩越强,雇主会越发相信,你具备以上三大特质。这三大特质,才是教育的本质。

学术通胀:对工作种类的文凭要求提高了,但对工作本身的要求并没有太大的改变,这显然是一种浪费。

这并非让大家不要去读书,相反,没有学历的保证,会失去竞争力。应该在大学里教授更多实用的知识,提高文凭的含金量,多教点显示生活中用得上的知识,因为这个社会对作家、历史学家、政治学者、数学家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大,而是更需要能解决具体问题的人。更好的方式应该是通过实践来学,而不是仅仅是通过听课来学。

当前的美国教育系统,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信号方面,也就是工具性价值——提供世俗成功的回报。试图通过教育来传播成功,最后只会传播教育,不会传播成功。

三、想要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需要具备三大要素:

1.富含价值的内容——通过学习伟大的思想和灿烂的文化才可以塑造灵魂。鼓励人们通过充分的论证、批判性的思维来判断所学内容的价值。

2.高明娴熟的教学方法。这对师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不要照本宣科的老师,要专业精深、更要懂得如何循循善诱的老师。

3.要有求知若渴的学生。“强行把伟大的思想和高雅的文化灌输给那些满不在乎的学生,则意义不大。”

就像恋爱是双向奔赴一样,教育也不应是单向的行为。

职场潜伏心理学在线阅读_潜伏在办公室第二季:职场生存学_潜伏职场生存法则

一、神经症人格是什么?通常患者会有哪些共性的行为表现或倾向?

神经症主要分为两种:

1.性格神经症:强调一个人性格畸形或不健全。

2.情境神经症:更侧重实际的情境冲突和挫败体验。

定义神经症,一个常见的解释是:神经症是对正常行为方式的偏离和畸变。但实际生活中,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态度是否偏离正轨的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也因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不同而有不同的定义。

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是否发生偏离和畸变,一定要考虑一下其所在的文化和时代因素。

神经症患者通常有的典型行为表现:一个人本身的潜能,也就是他应该有的行为和成就,与他在生活中的实际行为和成就,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和脱节。

神经症患者的病态行为倾向常常表现在三个方面:

1.对爱的病态需要:内心经常处于矛盾和两难之中,女性居多。一方面极具攻击性地追求唯我独尊,另一方面却又极其渴望被一切人所爱,在一段关系中,完全依赖另一个人。这种纠结的焦虑感进一步加剧了他们对爱的病态需求。

2.对成就的过分追逐:不同国家和文化对成功的定义不同。中国文化中,成功和名望可以给人一种较大的安全感,这种追求过度,就成为一种病态的自我保护手段。

3.个人的孤独感:社会激烈的竞争、家庭成员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在既有文化认同中摇摇欲坠的自尊心等,这些文化因素一定程度都会强化这种孤独感。现实生活,人们适应了虚拟世界,不可避免会带来人与人之间真实社交关系的弱化与疏离。

一切神经症都存在一个共性因素,就是焦虑以及人们对为对抗焦虑所建立的防御机制。神经症人格其实是我们所在文化的产物。

二、人们为什么会形成神经症人格?

神经症的产生,虽然并不排除性压抑、遗传禀赋和童年经历的影响,但本质上还是源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

1.典型的文化困境:这些困境作用于人的内心形成焦虑和冲突,日积月累,构成神经症人格发展的肥沃土壤。现代社会的竞争文化就是典型例子,竞争不可避免带来人与人之间的潜在敌意和关系的疏离,久而久之,很可能升级为神经症人格。神经症的发生不是只存在于少数个体的、离我们生活很远的小概率事件,而是一种就发生在我们周围,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大概率事件。

2.人们内心焦虑和为对抗焦虑所建立的心理防御机制:通常会选择病态且不合理的防御方式,从而加剧了他们神经症的倾向。

(1)获得任何形式的爱:爱在他们眼中是畸形的,不是过于小心翼翼,就是太过苛刻。

(2)顺从一切人的潜在愿望,完全放弃了自己的需要,无条件顺从。

(3)通过实现权力、成就、占有、崇拜或智力上的优越来获得安全感:对权力、对成就的追求主要源于内心的焦虑、仇恨和自卑。

(4)退缩: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独立,事实上内心其实充满了矛盾。

以上做法并不是出于追求快乐和满足的本性考量,更多的是强烈渴望获得一份安全感的需要。这种错误的防御机制,不仅不会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反而还加剧了他们神经症的倾向。

3.幼年经历和后天的成长环境:小孩忍受创伤的能力很强大,但前提是能感受到自己是被爱、被需要的。否则,家长一些情绪化的表现会在孩子心中唤起敌意,潜伏在他们心里,久而久之就强化为一种神经质人格。

三、我们该如何应对自己的内心冲突,避免神经症人格的产生?

1.明确自己真实的欲望,并努力坚持完善的价值体系:我们生活中经受的内心冲突,通常都与我们所处的文化倡导的信念或者伦理道德息息相关,只有我们自己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价值观时,才有可能更好地认识和解决这些冲突。

2.独立人格的培养:人需要对自己所做的行为和决定负责,并承担相应的风险。

3.有意识地去体验并克服冲突:越是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冲突,并且努力去寻求解决办法的时候,就越容易获得内心的自由和强大的力量。根植于麻木之下的虚假冷静,只会让我们陷入更加无力的软弱,制造焦虑,丧失面对现实的理性。

神经症患者所遭受的心理困扰和内心冲突,正常人也同样会经历。他们之间的差异往往只是程度上的差别,神经症患者遭遇这些困境的时候,总在以一种强调的方式去体验这种矛盾,要么解决不了问题,要么伤害和牺牲掉自己的人格,来暂缓内心的冲突。

潜伏职场生存法则_潜伏在办公室第二季:职场生存学_职场潜伏心理学在线阅读

一、马斯克的童年

马斯克的童年过得非常矛盾:一方面展现出了天才,喜欢阅读,过目不忘;另一方面又很不幸,他热爱阅读主要是因为不擅长和人打交道,经常被霸凌和殴打,十岁的时候父母就离婚,父亲对他毫无同情心。父亲对他的影响是一生的,这段童年也影响了他的做事方式和性格。他反思自己的性格为什么喜欢挑起戏剧性的冲突,是因为需要改变思维模式,不能一直处于危机战备状态。

每当他身处绝境或感到被威胁时,他就会回想起在操场上被霸凌的恐怖,现在他有机会坐拥整个操场了。

二、马斯克的工程师思维

马斯克既喜欢硬件,也喜欢软件,操弄真实的元器件和编程都能让他感到快乐。马斯克一直不太认同自己是个商人,他觉得自己骨子里一直是个工程师。他所推崇的第一性原理透着他的工程师气质:尊重物理定律,摒弃其他的成见和传统,通过一次次实验,找到最好的技术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他有一套可以提升公司效率的算法,这套算法包含了五大戒律:

1.质疑每项要求:即便是他提出的要求,他也鼓励大家去质疑,对要求进行改进,让它变得不那么愚蠢。

2.删除要求当中所有你能删除的部分和流程:虽然有些删除掉的部分以后还要捡回来,但是最后捡回来的部分只能占删除部分的10%,不然就说明删减得还不够。

3.简化和优化:先简化,再优化,免得对一个原本不应该存在的流程进行无用功。

4.加快周转时间:每个过程都可以加快,但只有遵循了前三个步骤之后才能这么做。

5.自动化:只有先质疑所有要求,删除不必要的部分和过程,把该筛掉的问题筛出来,处理掉,然后再推进自动化。

不论研发还是管理,在他眼中都是一个系统,可以对这个系统进行改进。甚至改进的过程,也被马斯克整理成了一个系统。

马斯克会承担起制造、供应链和巨型工厂等各个方面,泡在装配线上的时间比他在设计室的时间还多。

三、马斯克对人类未来的设想

马斯克的终极目标:

1.让人类可以跨行星生存

2.让人工智能保护人类

3.保存人类文明的火种

技术进步并不是必然的,人类天然认为技术会自动进步,但是如果不可以保留,很多技术其实会消亡,需要不断努力,才能保留人类的知识。

保护人类文明,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人类可以在更多的行星上生活,而不是只在地球上,这样文明存续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真正的里程碑屈指可数:单细胞生命出现,多细胞生命出现,植物和动物的分化,生命从海洋走向陆地,哺乳动物出现,意识出现,在这个尺度上,下一个重大进展是显而易见的:使地球生命成为多行星生命。

职场潜伏心理学在线阅读_潜伏在办公室第二季:职场生存学_潜伏职场生存法则

一、大衰退真正的原因是房贷严重伤害了居民的购买力

次贷危机爆发的导火索,是房价的下跌。而次贷的罪魁祸首是银行业乱放贷款推高了市场的杠杆。在房价下降超过三成之前,也就是房价跌倒贷款人有动力违约之前,就开始出现了居民消费减少,物价停滞,失业率上升等经济衰退的迹象。

大衰退的病根,是因为房贷,尤其是次贷催生了大规模高边际消费倾向的人群,扼杀了居民的购买力。房贷最大的祸害,是让人群出现差异,贷款人群的购买力水平遭到蚕食,对收入和房价的变动变得更加敏感。当经济受到冲击时,风险会迅速扩大、失控并进入恶性循环。这才是诱发经济危机最深层次的原因。

二、是什么让房贷的气球越吹越大?

并不是房价上涨推动了房贷扩张,而是人们大量贷款买房催生了房地产泡沫。单笔房贷的发放,取决于银行的风险偏好。而房贷发放的总量,实际上是和符合银行风险偏好的贷款人数量有关。

在次贷危机爆发前五年,美国房贷规模在居民收入和购买力下降的情况下出现了强劲增长。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的一种金融创新模式——Asset-Backed Security(ABS),资产担保证券,也就是资产证券化,改变了银行的风险偏好,放松了贷款条件,向那些本不具备贷款资质的申请人发放贷款。而这些人正是边际消费倾向最高、受到冲击最容易减少消费的人群。而宽松的贷款条件又推高了房价,市场上弥漫着一种乐观的情绪,相信房价会一直涨。导致房价泡沫和房贷扩张不断互相强化。

通过资产证券化,原来贷款的风险被巧妙的分拆、重构了,银行看似持有了一些符合自己风险偏好的贷款,但是实际上甚至自己都不知道到底贷款贷给了谁。这就等于人为地从原来不那么安全的房贷资产池里,剥离、制造除了一些超级安全的份额,虽然这些银行感觉自己的风险偏好没有发生变化,实际上却还是在变相地把资金借给了不合格的贷款申请人。为了把房贷资产池做大,做资产证券化生意的金融机构在审查申请人资质的时候会放松监督,吸收了越来越多本来不具备资格的贷款人而急速膨胀。资产证券化直接鼓励和助长了不负责任的房贷,最终让房贷成为脆弱的纸牌屋。

潜伏在办公室第二季:职场生存学_潜伏职场生存法则_职场潜伏心理学在线阅读

经济学永远不可能成为像物理、化学那样的硬科学,因为自然界的物理粒子没有自由意志,但是人有,所以关于人的问题不可能有唯一正确的答案。

经济学并不难,我们凭常识就可以理解,每个人都有能力去思考经济学问题。对于经济这样一个关乎每个人切身利益的领域,不能够只丢给经济学家去思考和决策,每个负责任的公民都应该学一点经济学。

一、经济学研究什么?

很多主流经济学家都认为经济学并不是研究经济的学科,而是一套理论方法,人们可以用这套理论方法来研究任何主题,探索万事万物隐藏的一面。经济学方法是一种适用于所有人类行为的方法。经济学研究早已大大超出了传统经济问题,试图对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享有话语权。

经济学是一门关于“稀缺”的学问: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都是以放弃另外一些事情为代价的,放弃的事情就是机会成本。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在不同的机会中做出选择的学问。如果把人类生活的本质看成是不断的选择,那经济学就可以解释一切了。

但实际上,经济学根本没有能力用一套理论工具解释一切,经济学家的任务不是拯救世界,也不是研究个人选择那些琐事,而是老老实实地搞清楚重要经济议题。主流经济学家连经济危机都预测不出来,根本的问题在于认识问题的理论工具太单一了:研究稀缺的新古典学派只是经济学的其中一个分支,面对经济问题,需要常识从各个学派的角度去分析,找出最佳解释,而不是幻想用一种方法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这才是经济学研究的正途。

二、为什么要了解不同的经济学流派?

1.古典学派:

(1)亚当斯密:经济学是研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生产是整个经济活动的核心。

(2)李嘉图:经济学的核心不是生产,而是分配。国民收入如何在三个阶级——地主、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进行分配,以及怎样的分配可以增加社会总福利。劳动价值理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社会由地主、资本家和工人阶级构成,既有经济属性也有道德属性。

信奉劳动价值论,商品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

经济学应该主要研究生产和分配。

2.新古典学派:

古典学派的嫡传弟子,继承了看不见的手和市场均衡两个重要理念。主张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政府越小越好。人有足够的理性知道什么事最优选择,所以不需要干预。

不存在什么阶级,社会就是由一个个原子化的个人组成,也无所谓道德,每个人都绝对地理性和自私,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这改变了古典学派的根本假设。

商品价值主要由消费效用决定的,消费效用指的是消费者从消费商品中得到的满足程度,是消费者对商品主管上的偏好和评价。

只要把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放在一起,然后就自动生成了各种商品和服务。中间生产过程类似于一个黑箱,经济学家不需要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也不需要关心产品是如何分配的、分配是否合理,财富和权力的分配都是既定事实,无需质疑。

新古典学派只关心交换和消费领域,整个经济体系就是一张交换的网络,一个个独立的、理性的、自私的个体通过自由交易来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新古典学派把经济学的研究视野变窄了很多,而且在现代社会,这种对经济体系的想象是错误的:最重要的经济决策者是企业而非个人,价格不是由市场机制决定的,而是企业决定的。

3.马克思主义学派:

继承和吸收了古典学派的生产与分配,经济体不是由个人而是由阶级构成的,劳动价值理论。进一步提出经济学是研究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的,资本主义经济因为私有财产权的固有缺陷,终将走向崩溃。

4.熊彼特学派:

传承了马克思主义学派,强调技术发展才是资本主义的推动力。企业家通过创新获得暂时的垄断地位,享受超额利润,这是推动经济发展得原动力。当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将会让位于官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本主义就会失去活力,终将衰亡。

5.奥地利学派:

新古典学派中更激进的一派,跟新古典学派虽然主张相同,理由却截然相反:人类的理性是靠不住的,任何人都没有足够的理性知道什么才是最优选,所以不能干预。

6.行为经济学派:

证明了奥地利学派对人类的理性的看法:人类的认知系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无法判断什么才是最优选择。但是给出的建议跟奥地利学派截然相反:正因为不够理性,所以更需要政府采取各种方法来干预,引导和推动人们做出更好的选择。

7.新制度学派:

大型企业的本质,是把大量的市场交易给内部化了,用管理的有形之手来替代市场的无形之手,从而极大地节约了交易成本,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企业做管理决策的过程,涉及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复杂博弈,这和简单的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决策是完全不同的。科斯认为新古典理论只适合分析在森林边缘拿胡桃交换草莓的孤独个体。

最重要的经济学决策者是企业,最重要的经济参与者是政府。在很多国家,政府是最大的雇主,有15%-25%的人为政府工作。发达国家的公务员比例是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在绝大多数国家,政府除了是最大的雇主,也是最大的支出者,平均来看,发达国家的政府支出占GDP的45%。

8.凯恩斯学派:

强调政府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宏观手段来调节经济。

9.制度学派:

强调通过制度设计,如金融监管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公共管理制度等,来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

10.发展主义传统:

侧重研究落后经济体如何能够追赶上发达经济体,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包括早期的重商主义、幼稚工业保护主义,以及现在的发展经济学。本书作者是本学派的重量级代表。

三、为什么说经济学不是价值中立的?

每个学派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和意见,不同的经济理论之所以相互矛盾,重要的原因就是经济理论背后的伦理和政治价值观不同。

古典学派时代,经济学被称为政治经济学,包含了价值判断和政治主张,这个学派的学者不认为他们自己是经济学家,而是社会哲学家。

新古典学派把政治经济学改为经济学,是为了让自己的分析看起来像纯科学,不涉及道德判断和价值判断。

但经济学绝不可能是价值中立的,经济理论之争就是政治之争,背后很多是政府应该拥有多大权力的政治争论。

新古典学派的一个重要理论帕累托标准:只有当一部分人的境况变好而没有人因此变得更差,这才算是社会改进。看上去好像是在保护个人利益不受损,其实是在暗中维护既得利益集团。因为在现实中,但凡改革,就不可能不触动利益集团的利益的,否则就不是真的改革。如果严格尊重这个标准,整个社会只能维持现状。

很多看上去完全客观中立的统计数字,也暗含了价值判断和政治意图。数字在构建理论之上,面对复杂的现实情况,一个数字强调什么、忽略什么,取决于其背后的理论。GDP看似客观中立,其实和政治捆绑在一起,它是美国赢得二战和冷战的幕后功臣。经济学中的统计数据绝不等于客观事实,不能不假思索就接受。

想用同一套经济理论来解释世界上的一切问题,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妄念。打开经济学的正确方式,是回到真正的经济领域,综合运用各家各派的理论方法,从不同的维度去理解和解决问题。经济学永远不可能称为一门纯科学,也不可能做到价值中立,不同的经济学学派背后是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政治主张。

经济学是一场政治争论,事关利益如何分配。只要对重要的经济理论有所涉猎、并了解背后的政治和道德假设,就完全有可能对经济事务做出明智的判断。

潜伏职场生存法则_潜伏在办公室第二季:职场生存学_职场潜伏心理学在线阅读

一、在过去一个多世纪里,美国知识女性是怎么平衡事业和家庭的?

把出生于1878-1978年的女性分为五个群组,他们的人生历程如此不同,但选择却呈现出高度的一致。

1.1878-1897年组:结婚率和生育率最低,其中一半人从没有过孩子,还有1/3的人终身未婚,即便结婚也是很晚婚。主要是当时能上大学的人只有3%,女性上大学往往意味着要放弃家庭生活,选择事业。

典型的女性形象:努力考上大学,事业有成,但是终身不婚不育。这种结果并非个人偏好,而是客观因素导致的:当时美国政府和公司中,广泛存在婚姻限制,禁止已婚女性从事教师、文书工作,即便没有限制,也很难兼顾工作和家庭,只能二选一。

2.1898-1923年组:过渡性的一组。

3.1924-1943年组:都是在二战后大学毕业的,90%以上都结了婚,而且大多数早婚,结婚年龄中位数是23岁,几乎都生了小孩。主要因为外部环境变化了,走出了大萧条,送走了战争,处于难得的和平时期。社会上对于教学和办公室工作的婚姻限制减少了,基本废除了婚姻限制,现代家电普及了,帮女性节省了不少家务时间。

典型女性形象:在大学里谈恋爱,毕业就结婚,同时从事一份文职工作,很快就生小孩,退出全职工作,主要照顾家庭,等孩子长大上学在重返工作岗位。超过半数知识女性从事的是教学、文秘、护理、社会服务等低风险工作岗位,虽然晋升空间小、工资较低,但工作强度不大,能兼顾生活,中断后也比较容易重返岗位。

4.1944-1957年组:不甘心从事低风险岗位,希望进入法律、医学、金融、管理等报酬最高、最有威望的职业,达到尽可能高的段位,不满足与本科,开始攻读硕士、博士,希望在竞争激烈、活力四射的领域大展身手,自我实现。美国的喧嚣运动——一场由美国妇女组织引领的女权运动,让更多女性的事业心觉醒,赋予她们工作的欲望。避孕药的普及,以及很多地方多堕胎合法化,则给了她们工作的能力。让女性结婚中位数上升到25岁,先谈事业后谈家庭,等事业上轨道再生小孩。45岁还没生育的人高达28%,显著高于前三组。

5.1958-1978年组:延续了晚婚的模式,结婚年龄中位数上升到27岁,生育率却大幅提升,接近第三组的水平。这是因为生殖技术的进步和产假等保护职场女性生育权益的制度完善,让她们更有能力实现事业与家庭的共赢。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女性的境况是一点点逐步改善的,有理由对未来保持乐观。

二、当今美国的性别不如差距是怎么形成的,又怎么改善?

早期女性教育水平差距确实是造成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但2000年以后,教育程度差距已经很小了。

职业差异会在一定程度造成男女收入差异,但只能消除约三分之一的性别收入不平等。

有五个维度的特征,对不同职业的性别收入差距有决定性的影响:

1.跟别人的接触多寡

2.决策是否会影响到其他人

3.是否对于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很看重

4.是否要求严格遵守时间表

5.能否自主决定任务和优先级

在工程、科学和计算机数学等领域,人际互动有限,客户关系少,员工经常独立完成任务,自己安排日程,性别收入差距较小。

律师、管理、销售、医生等职业,经验和人脉积累都非常重要,需要经常主动争夺客户、维系客户,随时待命,加班、出差是常态,时间不受自己控制,性别收入差距较大。工作时间越长,单位时间的回报就越高,女性在生了小孩之后,在这些工作上处于劣势。贪婪型工作是造成性别收入差距随着年龄拉大的主要元凶。

从家庭整体利益的角度来看,一个人从事贪婪的工作,一个从事灵活的工作,却往往是能让家庭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路径。这是很多家庭理性权衡后的选择,只不过,由于传统,选择灵活工作的大多数是女性。

家庭内部的夫妻不平等,导致了劳动市场上性别不平等。两者相伴相随,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要改变社会性别责任观念,让男性主动更多的承担照顾家庭的责任比较困难。需要从行业层面发力,降低工作的贪性:如果团队成员之间的替代性增强,避免人人随时待命,每个人的工作时间就能更加灵活,工作的贪婪度就会降低,也不会导致薪酬下降。

得益于信息管理和沟通工具的升级,现在的年轻员工,无论男女,都更可能会因为时间长和不可控离职,所以很多公司开始更有意识地培养员工之间的可替代性,比如知识管理、经验沉淀、信息同步、关系交接等。

促使女性的选择和境况改变的主要因素,并不是主观偏好,而是外部约束条件和历史信息集变:每代人都在总结和吸取前辈的经验和教训,每代人都在当前社会和技术的约束下,努力去做自己认为最理性的决策。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某群人,或者某个人,不在于主观的偏好或阻挠。这或许是好消息,但也让前行的路,变得更加艰难。为了在不确定的未来实现理想的平衡,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女性和家庭,而是必须反思国家的工作与护理制度。时代一直在进步,但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人类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一个对女性更加友好的社会,对男性来说也势必是更加美好的。

职场潜伏心理学在线阅读_潜伏职场生存法则_潜伏在办公室第二季:职场生存学

一、茅台的工艺创新

茅台的历史并不长,1953年,茅台镇三个烧厂房正式被合并为茅台酒厂。依靠老祖宗留下的秘方和工艺,维持生存不难。但要往标准化、规模化的企业转型,传统工艺问题,就凸显出来了:产能难以提升,成本也难以控制。虽然价格很高,但是利润并不高。

为了提高产能,茅台尝试了很多种办法,但是都失败了,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经历了长达十几年的亏损。这倒逼茅台必须在兼顾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守正创新。这场变革持续了60多年,从60年代开始,到1978年扭亏,再到2001年完成第一版技术标准体系,一直至今。总结经验如下:

1.知其然:

知道酿造工艺流程是什么,把散落在匠人口中、手上的知识,变成规范化的表述,落到纸面上。在把隐形知识显性化的过程中,让进一步的改变有了依据。

2.知其所以然:

弄清楚传统工艺的底层逻辑和方法,到底是什么。做研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正向推理,一种是反向推理,也就是在实践中,从已有的结果出发,倒推原因。茅台属于已经有了很多经验沉淀的企业,这种倒插笔的方法更贴合实际。

茅台酒的酿造过程,跟节气有很深的联系,有“端午踩曲,重阳下沙”的说法,如果正推,缺乏科学依据,但是倒推,可以论证它成效的原因。茅台镇的赤水河,每到端午,进入雨季,砂砾冲入,河水泛红,不适合取水酿酒;每到重阳,河水逐渐清澈,正好取水酿酒。这是酿酒活动跟自然活动互动的结果。

茅台独创的妒忌工艺,要把蒸煮过的粮食堆成一个一米八高的小山堆,环境中的微生物弥补了酒曲中微生物不足的不足,帮助形成茅台酒的复杂风味。白酒行业也因此建立了一个微生物档案,第一次把微生物纳入白酒科研的要素中。

勾酒是各个酒厂的核心机密,很难说清其中的具体方法,全凭经验好天赋。一要靠眼,二靠舌头。通过定量的方法,一点点尝试,再做大型勾兑,能把勾酒的精准度达到万分之五。

1979年,茅台将自己的核心工艺,总结成十条措施,对于酿酒的水分之争、原料之争、温度之争等等,都给出了定量的指标。过了几年,国家在此基础上,颁布了大曲酱香型白酒生产的行业标准。

3.知道如何扬弃:

知道哪些工艺应该放弃或者被现代技术所替代,知道哪些应该坚持不变。

有些工艺,虽然看起来陈旧保守,但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必然还在坚持人工踩曲,可以凭人的感觉让曲块的不同部位承受不同的压力,让曲块发酵得更均匀。虽然这样成本高,效率低,但是发酵质量就是比机器踩曲高。

直到现在,茅台依然会留10%的空间,给勾酒师做艺术发挥。每个批次的茅台酒风味不是完全一致的,因为每位勾酒师,都有对酒的微妙感觉,这种感觉,是无法定量 替代的。茅台通过师徒值传帮带和子承父业的方式留住了这些技术骨干,也就是超级员工,最近十多年,没有被挖走过任何一个人。

二、茅台的品牌战略

茅台除了形成了高档次的品牌战略之外,还有两种重要的策略:

1.学会借势:在计划经济时代,用外贸和外交借势。

新中国成立初期,茅台因为质量稳定、口感独特,成了对外贸易里极少数不亏本的生意,成为中国外贸领域的宠儿,可以换回很多紧俏的商品。茅台酒也是外交场合接待各国元首和使节的最高规格用酒,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文化。

2.打造超级单品

到了市场经济时代,面临五粮液、酒鬼、秦池等多个品牌不同方式的竞争,茅台国宴用酒的地位被取代,甚至价格也不是最高的了。为此,茅台也尝试过多产品战略,但是都没有在市场上打出声量,最后全都不了了之。市场的反馈让茅台意识到,消费者最乐于接受的,还是53度的茅台酒。收到反馈后,茅台果断进行战略聚焦,把核心资源投入到单一品种,同时构筑橄榄型产品矩阵,坚持以53度飞天茅台为核心的超级单品策略,让年营业收入超过千亿,营收占比超过80%,利润贡献超过90%,2007年,销售收入超过五粮液。

这种战略,与其说是一种主动的坚定选择,不如说是一种在反馈中逐渐修正的策略。多元化和一元化,需要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进行最符合自己的选择,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茅台原料单一,工艺复杂,不可能大规模扩充产能,离开茅台镇就做不出茅台酒。它更擅长把单品做精。而且,它的高定价由来已久,高端的心智模式已经根深蒂固,也是能延续的势能。但同时,也必须接受受众少的劣势。

三、茅台定义香型品类

在1979年之前,香型知识一个模糊的感觉,不是白酒分类的依据。茅台定义了酱香香型,并且推动香型作为白酒分类标准。让自己成为行业规则的制定者,而不仅仅是参与者。

茅台的基酒里有三种主体香型,其中一种很特殊,有一种酱油的味道,所以取名为酱香,这也是茅台的核心特征。并通过理化分析,为白酒的香型分类,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因此改变了行业格局,顺理成章成为了酱香型白酒的代表。

创造产品规则,也不一定需要非常高深的技术,而只需要赢得消费者的认同和关注,把各个要素重新组合的创意,这是任何人都有可能做得到的。

茅台示范了中国消费行业的其中一条路线:把品牌做贵,赢得额外的利润。打磨好工艺,扎根自己的禀赋,坚守品牌定位,做规则的制定者,让品牌具有长期价值。

潜伏职场生存法则_潜伏在办公室第二季:职场生存学_职场潜伏心理学在线阅读

一、为学而学

跟西方人相比,中国人比较不容易陷入人生意义的危机。中国人讲生活——活着、挣钱养家就是最大的意义。人生的意义是多元的,做任何工作都有意义。

西方人不是这么想的,西方哲学传统是人生有一个大意义、一个最高价值、一个终极目的,不是生生,其他事情都为这个事情服务。有一个特别较真的态度,经常做一些极端的事情去探索人生的意义。很多社区志愿者都是来寻找人生意义的人,来自社会上层,默默为穷人服务,放弃一切,不图名声,只是为了过苦难的生活。这个社区什么都好,只有一件事情不行,就是学习。

为了学习而学习,是人生的终极目的。

一个活动要是终极目的,得满足三个条件:

1.它本身得是一个目的,而不是为了达成其他目的的手段。

要区分清楚目的和手段:人不应该把自己活成一个工具。人只能是目的,你也是人,也是目的。你有你的内在价值,你的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出你能产生什么东西。你有权力、而且也应该去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不仅仅在意那件事情的结果。

如果一件事情是为了什么什么,那这件事情就是工具和手段;那个被为了的东西,才是目的。目的,应该做这件事就是因为喜欢,会忘了时间,根本不在意能带来什么。

很多事情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工作是为了赚钱,工作是手段,同时也能享受工作,工作就是一种目的。可悲的是不管干什么都是手段,永远没有活在当下,活成一个工具人。

在所有目的之上的终极目的,必须是一个纯目的,没有手段的成分。

2.得是高级的。

人人都需要娱乐休闲,这些代表的是一些平常的侧面,不是最好的一面。最后的一面是闲暇,完全属于个人的、自由的、内向的空间。把闲暇用好了,才对得起自己。闲暇最适合的用法,就是用在沉思上,沉思是观察世界、理解世界和品味世界的活动,沉思就是学习。这个学习不输出为了考试、技能和影响力,它本身就是目的,是最应该追求去做的事情。沉思够了,就可以满意自己的人生。

3.是正常人就可以做到的。

古之学者为己:学习本身是目的。

今之学者为人:现代打工者才为了卖艺而学习。

每个人都可以为了学习而学习,难点在于现代人都被工具性或者娱乐性的事物吸引,错过了学习的精彩。

我们完全可以从功利主义出发,最终达到为了学习而学习的目的。你可以为了取悦某人而读书潜伏在办公室第二季:职场生存学,也可以是为了更好地考试、工作而读书,只要能学进去,你终将发现学习本身的乐趣。

二、读书人与密室

为了学习而学习,就是在浇灌内心死结,或者说是内心的自我、内核。

这里说的学习是雅典式的沉思,就是修炼。读书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追求使用价值和内在价值是有冲突的。使用价值会被人评判,内在价值则是自己说了算。很少有人主动追求内在价值,一般都是被迫的。很多伟大的人是因为在苦难等外界限制和压迫之下,不得不追求内在价值,才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比如:司马迁、屈原、孙子、韩非……

越是直接追求学问的成就,可能越没有;越不在意他人的评判,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学习是对强权的蔑视,是自身的尊严,学习是内在的需求。

人的头脑中总是有很多欲念,学习只是其中之一。其他欲念总是比学习更容易冒头,指引我们的行动。只有在特定的环境,迫不得已的时候,我们才能更注重学习这个欲念。没有限制,就很难学习。

三、智识有方向

学习就得首先相信世界是有规律的,智识的生活要有明确的方向:

1.从特殊的事例到一般的规律

2.从幻想和错觉到现实和真相

3.从外表的丑陋到深层的美丽

4.从上层的暴力到底层的平和

学习总是往智识进步的方向走,要一层一层,总是进步,才叫学习。

人性充满冲突,学习只是人性的一部分。

读书,智识生活可以:

把无助感变成笃定:有方向,知道往哪里思考,获得更加踏实。

对假象进行反抗:现实世界各种假象和谎言,你应该要能理解这些现象,但不被他们所摆弄。

尊严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赢得的。读书人应该有能力面对真相和理性思考。

curiosity is insubordination in its purest form.好奇心是不服从的最纯粹形式。

严肃文学能让你用最安全的方式,经历种种不一样的人生。

深和浅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要是不学习,就不知道自己大脑的深的状态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不学习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内核能丰富到什么程度。当我们观察星空、钻研学问、跟遥远的生活连接的时候,常常会忘了自己,但是我们的内核恰恰是在那些时刻成长的。

欲念之间的冲突很强烈,学习的过程是个努力脱离其他欲念的过程,所以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苦行。

学习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就算真的学到了,真理带来的也未必全都是快乐,学习并不是一项让人感到很舒服的活动。学习不仅仅是逃离外界的评判,更是逃离自己那些虚假的、一厢情愿的、肤浅的欲念。

真正的尊严是抵抗自己的冲动,承认人的脆弱,直面残酷的现实。坦然面对人生的残酷,更有尊严。

真相的力量太强大,很多人处理不了真相,学习确实要去直面真相。人人都有直面真相的欲念,但是大多数人的这个欲念太弱,而有的人是特意用苦行去追求真理,有些真理,必须经过苦行,才能真正获得。苦行也不是必需的,你可以过很好的生活,但是学习要求你把精神从寻常的生活中脱离出来,得能摆脱对普通欲念的依赖。要断开你和自己平常关心的东西的连接,让那些感官刺激不能再主导你。

四、哲学与财富

哲学家普遍没钱,没有名望,没有权力。

做哲学学问主要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哲学是社会的奢侈品,是财富聚集、产生了有闲阶级、人们有了闲暇才得以产生的东西。但社会有了财富之后,贫富差距、不平等就产生了,自然会产生焦虑。充满欲念而不自知,产生妄念,就是不学习的坏处。学习能让人学着解决自己的内在矛盾的地方,真正的哲学让人了解自己,看清欲念的矛盾,扩大自己的内核,从而配得上财富。

人类很多问题是社会进入财富社会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一方面财富给哲学发展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因为财富摧毁了过去那种简单的生活和价值观,财富也让我们需要哲学。

怎么才能在财富的世界保持一个平静的内心、维持美好的人性,建设虽然不平等却仍然和谐的社会,这就是哲学的慰藉。哲学不能创造财富,但能让你配得上财富。内核足够大的人,总能从容面对有财富或者没财富的境况。财富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财富增长了,内核没长,就是德不配位,会出问题。

现代社会,很多人把学习当成了阶级跃迁的敲门砖,分不清学习是目的还是手段,越学越焦虑。

五、为了体验而体验好吗?

肤浅的追求不能让人成长。提倡为了学习而学习并不是一种自我牺牲精神,而恰恰是自我成长的终极需求。

猎奇不是好奇,猎奇是为了刺激,没有什么实质的好处,猎奇就是为了体验而体验。

吃美食使人快乐,快乐是奖励,吃是体验。人类生存必须吸收营养,所有动物都有这样的机制。现代人营养和生存都不是问题了,但依然继承了进化的设定,依然爱美食。在这个时代,就可以单纯地只是追求体验和随之而来的情绪奖励,而不要体验背后的实质用途。我们把进化用来激励我们的手段,当成了目的。这样的体验,就是浅的体验,也可以说是假的体验。类似电子游戏,对假体验的追求,是文明时代人们的文化生活的特点。

为了学习而学习和为了体验而体验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真实的,一个是虚幻的。

我们应该做个严肃认真的人,要追求实在的东西,深的东西,追求目的,而不是手段。

六、才华和野心

个人的学识和财富的关系,类似国家的民主和繁荣的关系。民主并不能保证带来繁荣,学识也不一定带来财富;国家不应该为了繁荣不要民主,个人也不应该为了财富不要学识。

学识能让你配得上财富,但并不必然带来财富。

为了学习而学习,相当于是为了自己而学习,才华是自己的享受。要有野心才会出来做事,就必须虚心接受训练,有耐心跟人合作,苦心做一些不得不做的没有意思的事情,还得忍受一次次的失败。

有些人会为了野心什么都做,但有些人不会向任何事物妥协,因为他们没有野心。

学习是人生的终极目的,但是人生还有其他很多目的。猎奇、野心也都是目的。没有野心也可以很幸福,那是求仁得仁。如果一个人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羡慕其他人的成就却又狠不下心去做事,那就是人生观不够自洽。

做最纯粹的艺术想要有成也需要强大的野心,但野心又有一个破坏的力量,可能会破坏人的内心。

读书人要跟这个财富的世界相处,既要练,又要防止走火入魔:要避免被虚假的体验迷住,要追求真理,要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如果要做事就得有野心,但是野心可别失控。

七、书与人生

成为了学习而学习,到从政改造社会,有很多坑。这里面有三个近敌:

1.把研究政治变成晋升的渠道,不但不接触真实世界,而且屏蔽真实世界。

2.假接触社会:所谓的体验生活,是寻求刺激;所谓的关心贫苦大众,是居高临下恩赐的心态;所谓的解决问题,其实是想做个爆点新闻。

3.把自己变成政治议程的工具:会被议程所限制。

无用,才能不为任何议程所用。必须不预设任何实用目的,先在最无用的心态下了解真实世界。先想明白到底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公正、什么是发展,再自发地发现目的潜伏在办公室第二季:职场生存学,再决定议程。

为了学习而学习,是下面一个过程:

1.撤退:不受功名利禄影响,思考一些最根本的问题:人生、宇宙、数学……思考的过程会觉醒,自我内核会扩大,获得更多的视角,体验各种人、各种事。

2.产生渴望:觉得以前的自己太幼稚,想要变聪明、变成好人,追求真理,想去谦卑地做成一些事情。有了严肃的美德,知道什么更重要,允许自己被学习所改变。不再回避悲惨的现实,能够接受现实。把自己和他人视为整体,对人类充满同情。成为一个能可靠地改变世界的人。

潜伏职场生存法则_职场潜伏心理学在线阅读_潜伏在办公室第二季:职场生存学

一、叙事战:

新型领导力,是一种软实力的操作。需要团结各种各样的人,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对于有争议的事情,与其辩论,不如叙事。事实的真实与否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但叙事手段是否高明,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互联网时代加剧了人们的观点分歧,这是一个后真相的时代,人们都生活在数字回声之中,很难分辨出哪个是正确的事实。

第一个新型领导力是叙事,组织需要叙事,叙事甚至能取代组织。叙事是广义的讲故事,不一定非得讲一个完整的有人物、有剧情、有转折的故事,只需要用某个主观的视角,把东西——无论是历史故事、哲学观点、科学知识——讲一遍,就是叙事。

事实是客观的,叙事是主观的。

事实分对错,会引发辩论,而叙事的关键在于是否有趣、能否吸引人的注意力,叙事只会带来支持者。

事实讲逻辑,叙事讲感情;事实的价值在于有用,叙事的价值在于传播;事实一定要准确,叙事可以在传播中不断改变,只要保留理念就好。

只要人们认同你的叙事,就会自发地去做一些事情,这种领导力,比传统的命令与控制更加高明。

美式的软实力是建立在有钱的这个硬实力的基础上的,不但让人因为你的实力服你,还能让人内心认同。不光钱多权力大,还能让人认同,才是软实力。

二、有一种统战叫放权

蜘蛛型组织结构:有一个指挥中枢,美军,正规军。

海星型组织结构:去中心化的组织系统,恐怖组织,游击队。

重新思考什么是权力:

控制能带来很强的权力感,但权力的根本目的不是控制,而是找到一个最优的解决方案。

把控制只当做一个手段,在现代已经越来越不好用了。

减少控制,甚至放弃一些权力,有如下理由:

1.用控制解决问题,难免是一种狭窄的手段,让人不舒服,即便事情做成了,冲突依然在。

2.保持控制力的成本越来越高。

3.不了解具体情况:代际、文化差异太大了。

4.环境变化太快:中央控制很难实施。

想要可持续地保留权力,就必须主动放弃一部分权力。有时候盟友关系比上下级关系更长久,合作的效率比命令和控制更高。

商业应用:放权给粉丝,让粉丝自己制作推广内容,效果更好。

放权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把事情办得更好,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住权力。放权是让权力可持续运行的手段。

放权得讲条件,组织成员必须得有一种集体归属感,否则就会四分五裂。

三、大一统统一什么?

真正应该统一的是归属感。

被排斥会感到痛苦,甚至会导致智商下降,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人生的意义,最关键就是被群体接纳。归属感是人之常情,无需教育。归属感让领导力更容易。

18-28岁的年轻人,归属感是不稳定的。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的归属感可以来自任何东西,他们的归属感需要争取。

用给人施加恩惠,或者纵容别人的错误的手段来换取归属感的手段太low。这种建立在个人恩义上的忠诚系统,根本不适合现代化的团队合作。现代化的归属感归属于某个集体或者某个价值观,而不是某个个人。

人心可以争取,不用收买:可以用真诚的、平等的交流,给最宝贵的资源,就是时间。

1.在会议上真诚地表扬

2.倾听对方的声音和意见

3.主动传授知识和经验,给一对一的指导

4.随时向人表示感谢,甚至手写一个感谢便条

5.在不事先通知的情况下表示关怀

归属感有三个部分:

1.身份认同:同乡、校友、同事……

2.提供安全感:可以依赖的集体,不被抛弃,有问题有依靠。

3.带来秩序,提供行动的可预测性:

有了归属感,团队成员才能发自内心听你领导,有归属感的人会自愿为集体服务。形成了秩序,工作才能稳定地推进下去。下属有安全感,领导才有安全感。

建立团队归属感最重要的是共同回忆,来自五个方面:

1.成功:一起完成了一项了不起的事情,每个人都做出了贡献,都很重要。

2.失败:失败让人成熟,一起经历波折,不推卸责任。

3.关心:被关心是温暖的。

4.正确的做法:面临艰难抉择的时候是如何做决策的,提供榜样和模板模仿。

5.错误的做法:犯错的时候一起体验,一起承担。

有共同的归属感而个人思想自由,是君子和而不同。每个人想法很相似但缺乏集体认同,是小人同而不和。

四、密切联系群众神经元

创业公司对员工的要求比普通公司高得多,每个人都得很有责任感才行。

如何避免公司的问题,采用规章制度的方式,培训全体员工,是个高成本的方式。低成本的方式出处模仿人的大脑的惊讶神经元:发现问题,然后向大脑能产生意识的区域汇报,大脑才意识到问题。大脑CEO不是时刻主动寻找问题,而是等着手下随时汇报问题,就是一种低成本的组织方法。

额头扑克牌实验:只要地位差距存在,就必然是底层的人不愿意说,高层的人听不到该听的。

员工的积极主动和公司的等级制度是根本性的矛盾,只要有等级,底层就不会那么积极主动。这不是态度问题也不是思想工作问题,而是制度问题。

无法在一个等级森严的体制里讲密切联系群众。

五、指挥官和自己人

要想让人心甘情愿听你指挥,必须建立深厚的信任感。

一个互信的组织必须有共同的目标,而且必须确保所有人明白这个目标是什么。

有共同的任务,是最好的团建,最能提升士气。

不行的领导只敢用自己人,厉害的领导能把任何人变成自己人。

六、为人民服务于现代管理

要让手下的人理解做事的意义:

1.说清楚你是谁,你的价值观是什么,你想干什么。成为榜样。

2.给士兵上升和成长的空间,每个人都能成为更好的人。

3.把知识分享出去,让每个人都清楚目标的意义,都知道为什么要干这个事情。

把团队成员当作有思想、可改变、可争取的人,而不是当成可以随意摆弄的棋子。

三个领导力本能:

1.倾听:珍视手下的声音,建立密切联系群众神经元。

2.放大:好东西值得放大音量讲,思想工作就是放大,能让团队建立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让团队行动更可预期。

3.包容:用平等、归属感和互信建立包容,让别人加入我们,给人赋能。

2024年2月书单:

职场潜伏心理学在线阅读_潜伏职场生存法则_潜伏在办公室第二季:职场生存学

潜伏职场生存法则_潜伏在办公室第二季:职场生存学_职场潜伏心理学在线阅读

职场潜伏心理学在线阅读_潜伏职场生存法则_潜伏在办公室第二季:职场生存学

相关推荐: